最近細讀了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一書,收獲頗豐,感觸頗多。這本書記述了40多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成長歷程,反映了青年習近平有追求、能吃苦,愛學習、善思考,辦實事、敢擔當?shù)钠犯耧L范。我深切感受到,習近平總書記之所以在今天能擔任我們黨的總書記,并成為全黨的核心,應當說,與他在陜北延安梁家河七年知青歲月的艱辛磨煉、積極努力,以及之后的歷練密切相關。
一、習近平總書記有追求、能吃苦
習近平總書記是在困境中崛起的人。之所以如此,關鍵在于他有追求,志存高遠。曾任延川縣文安公社知青專干的劉明升說:“近平立志辦大事,不搞形式主義。”與習近平一起到延川縣梁家河插隊的知青王燕生說:“近平在困境中實現(xiàn)了精神升華。”在梁家河七年,習近平立志要給群眾做實實在在的事情。這種毅力和決心,是一般人少有的。他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蛻變,這就是養(yǎng)成了他胸懷為民謀福利的信念和抱負,這就決定了他所走人生道路的不同。七年知青歲月,是習近平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階段,這個階段對他整個成長、成熟、成功,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。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在書中提到,習近平是“年齡最小、去的地方最苦、插隊時間最長的知青”。習近平把七年最珍貴的青春歲月,留在梁家河這個山溝里。七年艱難困苦的知青歲月,為習近平擔當黨和國家大任,奠定了堅實的人格基礎。延川縣梁家河村民張衛(wèi)龐、呂侯生、劉金蓮說:“近平與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?!?969年在延長縣插隊的知青孔丹說:“陜北七年,他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簡單?!边@些樸實的話都是真實的寫照。習近平到延川縣梁家河插隊,一開始要過四關:跳蚤關、飲食關、勞動關、思想關。應當說,這四關過得很艱難。習近平?jīng)]有消沉,他不對身邊的人抱怨什么,不向別人傾訴自己的苦悶,反而很堅強,能吃苦,能頂住壓力,這使他度過了這四關,也使他的精神得到了升華,思想得到了提升,認識得到了提高,這就是:貼近黃土地,貼近農(nóng)民,下決心扎根農(nóng)村,立志改變梁家河的落后面貌。今天,習近平總書記的“能吃苦”,主要體現(xiàn)在他為民族、黨和人民的事業(yè)夙夜在公、竭盡心力。
二、習近平總書記愛學習、善思考
學習是人生進步的階梯,學習能改變命運。這是不爭的事實。與習近平一起到延川縣梁家河插隊的知青戴明說:“近平在梁家河從來沒有放棄讀書和思考?!绷硗鈨蓚€與習近平一起到梁家河插隊的知青趙華安、張春富也說:“近平很喜歡讀書學習,也喜歡寫東西。”習近平到梁家河插隊期間,裝滿了兩個箱子的書。他在田間地頭休息間隙抓緊讀書,干了一天活再累,晚上也要看書到深夜。他勤奮好學,到了夜以繼日的程度。他讀的書有政治、歷史,有文學、哲學、軍事,他還注重研讀馬克思主義經(jīng)典著作和中國經(jīng)典古籍。習總書記同時注重閱讀的深度,餓著肚子也要把喜歡的書讀完,要研究透徹。如同書中說的那樣,習總書記的執(zhí)政理念、思想,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讀書生活中積淀下來的。同時,他不讀死書、死讀書,而是帶著問題讀、帶著思考讀,有自己獨特的分析對比方法。一方面,他會就一個觀點、一個史實找出很多相關的參考書籍來閱讀比較,從不同的側面去了解和分析這個問題。另一方面,他形成自己的見解和觀點,也會跟別人進行討論。這樣,就歷練出他思路寬廣、思想活躍、善于辨析的能力。
省政協(xié)機關以提升履職能力水平、深化一流機關建設為抓手,開展“我品書香·創(chuàng)先爭優(yōu)”讀書活動,我們要向習總書記那樣熱愛學習,勤于思考,努力養(yǎng)成“愛讀書、讀好書、善讀書”的良好習慣,真正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態(tài)度、一種工作責任、一種精神追求、一種境界要求,目前要重點讀好提升政治素養(yǎng)、提升崗位能力的書籍,做到崇尚讀書、品讀經(jīng)典,增強本領、不負韶華。
三、習近平總書記辦實事、敢擔當
青年習近平在梁家河村不到兩年時間內,辦沼氣、辦鐵業(yè)社、辦磨坊、種烤煙、辦代銷店,打井、搞河橋治理、打5大塊壩地等。對無所事事的人來說,兩年時間很漫長,但若想在兩年內做出這么多大事實事,兩年時間又實在太短。習近平在梁家河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之前村子里從未有過的事,每一件事都是便民惠民的事,每一件事都是身體力行、苦干實干做出來的事,充分體現(xiàn)了青年習近平苦干實干精神和勇于擔當精神。習近平在艱苦時期的苦干實干,為百姓做實事,切實解決了老百姓的生活需求,解決了人民生活的后顧之憂。1969年到延川縣段家疙瘩大隊插隊的知青陶海粟說:“為群眾做實事是習近平始終不渝的信念?!迸c習近平一起到延川縣梁家河插隊的知青黑蔭貴說:“我和近平一起到四川學習辦沼氣?!毖哟h梁河家村民石春陽說:“群眾需要什么,近平就干什么?!绷杭液哟迕裎鋾熞舱f:“近平一心為民辦事又善于為民辦事?!边@些都道出了習近平腳踏實地為群眾辦實事的務實精神和開拓精神。正因如此,習近平入黨、當村支書、上大學,“大家都擁護他”。干在實處,取得實效,正是空談誤國、實干興邦的真實寫照。
梁家河村民梁玉明說:“近平敢說敢做敢擔當?!绷暯阶鍪虑橛幸粋€很大的特點,就是他一旦擔起責任,就有自己的想法,就敢干事,敢干大事。敢于擔當與具有戰(zhàn)略定力有關。不論大事小事,習近平遇事總是沉著淡定,始終保持情緒上的冷靜,因為他認為,做大事者要具備冷靜的心態(tài)和自控能力,這樣即使事務再緊急,也可以條分縷析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。當今,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,具有敢于擔當和戰(zhàn)略定力的品格,就與他在梁家河七年知青歲月所養(yǎng)成的擔當精神和戰(zhàn)略定力是直接相關的。
習總書記在七年知青歲月里,以堅強的意志克服了當時的嚴酷考驗與巨大困難,準確把握了當時的時代際遇與歷史潮流,在艱難的歲月里有追求、愛學習、辦實事,充分體現(xiàn)了強烈的歷史擔當精神和鮮明的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精神。習總書記的七年知青歲月告訴我們,每個黨員要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,勇于擔當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,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增強“四個意識”、堅定“四個自信”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。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協(xié)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(xié)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對人民政協(xié)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,圍繞爭創(chuàng)“一流機關建設”目標,主動作為,奮發(fā)有為,擔當善為,為省政協(xié)機關服務保障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。
(省政協(xié)辦公廳文書處 葉濤 供稿)